暑期以来,上海理工大学智慧应急管理学院智慧应急交通研究室面向行业需求、聚焦研究前沿,在国际学术交流、国家级科研立项、学科竞赛晋级及人才储备培养等领域集中发力,交出一份“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的暑期答卷。
一、国际交流搭平台,智慧交通对话全球
暑期期间,研究室关联教师团队先后赴日本、肯尼亚及国内苏州等地,参与多场高水平国际会议与研讨会,推动智慧应急交通技术的国际合作与理念互鉴。
6月30日至7月4日,以管理学院副院长赵靖为核心的团队赴日本京都,亮相第 16 届公共交通先进系统国际会议(CASPT2025)暨第10届公共交通数据研究与应用国际研讨会。作为会议区域组委会委员,赵靖主持“多模式与出行方式选择”分会场;团队成员孙文喆兼任日本本地组委会委员,不仅承担大会日方致辞英文翻译,还以《Pricing Premium-Class Seats in Transit Fares》为题作口头报告;李文翔、刘心雨分别围绕共享单车需求预测、公交路线规划等方向展示海报成果,相关研究获国际同行高度关注。同期,团队还参与“车网互动技术公交运营优化”专题研讨会,为应急状态下公交调度技术积累国际经验。
赵靖主持多模式与出行方式选择口头报告
8月6日至10日,赵靖与交通系统工程系副研究员章程再赴肯尼亚,参加中肯智慧城市交通联合实验室建设国际研讨会。会上,赵靖以《Traffic Design: Magically Enhancing Road Capacity》为题,分享“出口车道左转”等创新交叉口设计;章程则聚焦计算机视觉技术,讲解城市快速路交通监测方案。双方最终就道路交通安全提升、博士联合培养等达成初步合作,为智慧应急交通技术“走出去”奠定基础。
参会人员合影
6 月12日-14日,赵靖与姚佼、黄崇伟等教师还赴苏州参加首届交通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。赵靖、黄崇伟分别在人工智能赋能智慧交通、智慧机场建设分论坛作主题报告;姚佼教授获《交通运输工程学报》“2024 年度优秀审稿专家”称号,受邀出席颁奖仪式。
姚佼领奖
二、科研立项传捷报,国家级基金赋能应急研究
近日,2025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公布,研究室关联团队斩获多项立项,为智慧应急交通领域研究注入“国家级动力”。
俞洁主持的《基于出行感知精准测度的城市公共交通适老化设计优化》聚焦交通出行优化与数据融合;石志钢《融合语义生成的暴力袭击事件风险监测方法与应急响应策略研究》、朱陈强《新型混合交通环境下车辆换道机理及策略优化研究》、吴静娴《超大城市极端通勤充电动态需求预测与个性化充电服务优化研究》等项目,直接关联应急交通决策与风险管控,将重点突破智慧应急交通领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瓶颈。
三、竞赛招生双发力,人才储备夯实学科根基
在学科竞赛与招生宣传领域,研究室联动师生团队同步推进,既收获创新成果,又为学科储备优质生源。
8 月 3 日,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传来喜讯:由管理学院李慈航、周婧等 9 名学生组成的“绿岛智行”团队,在全球 600 余份提案中突围 —— 其作品《绿岛智行 —— 未来智慧交通一体化服务平台方案设计》获“创意海选阶段入围奖”,成功晋级 40 强复赛。该方案以“出行即服务(MaaS)”为核心,设计“水 — 陆 — 空”多维协同交通平台,团队指导教师刘魏巍、李文翔、董洁霜表示,后续将联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化应急交通场景应用研究。
团队成员于复兴会堂参加复赛启动仪式
招生宣传方面,6 月 23 日至 25 日,赵靖、韩印、姚佼组成的智慧应急交通宣讲团先后走进南通大学、淮阴工学院、山东建筑大学。在南通大学,韩印系统介绍交通系统工程学科优势;在淮阴工学院,赵靖以《来可期的高校做有趣的研究》为题分享科研故事;在山东建筑大学,团队与校方深入交流人才培养方案。三天宣讲覆盖 200 余名学生,收集意向信息 186 条,为学科输送新鲜血液。
宣讲会
四、夏令营搭建成长桥,培育智慧交通后备力量
7 月 4 日,管理学院 2025 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顺利举办,超 200 名来自全国 32 所高校的学子参与,其中 “交通运输工程” 板块专门设置智慧应急交通主题环节,成为夏令营亮点。
开营仪式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魏巍主持,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负责人韩印详细解读学科发展历程与科研成果;张越、章程两位教师分别以“社会化自动驾驶决策”“公交客流 OD 流量估计”为题作学术讲座,结合国际顶级期刊成果拆解技术难点;营员还实地参观交通系统驾驶模拟实验室,亲身体验三自由度驾驶模拟器。在分组交流环节,12 位教师围绕专业素养与科研潜力展开考核,为智慧应急交通领域培育后备力量。
交通运输工程夏令营合影留念
下一步,研究室将以继续聚焦行业需求,结合自身特色,持续推进国际合作、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,为智慧应急交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贡献更多“上理力量”。